锁阳城丝路丰碑
锁阳城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等第、规格、形制、规模的大量古城遗址,其数量之多、分布密度之大,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城址集中分布的区域。这些古垣颓墉今天虽然早已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们如同座座历史的丰碑,仍然巍巍屹立在丝路古道上,向人们无声地倾诉着陇原大地悠远的过去,昭示着丝绸之路永不磨灭的历史辉煌。它们是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权威性的历史标本和实物载体,是古丝绸路上留存的一笔丰厚的历史遗珍,也是陇原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锁阳城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古代城址。
苦峪城改名为锁阳城,是因为有一段传说: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顺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唐军虽然多次冲击,仍然冲不出重围,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过去了,城中粮草快要断绝,老将程咬金杀开一条血路去长安搬救兵,薛仁贵召将士节衣缩食,并亲自带人挖草根树皮充饥,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贵发现城周围田地里生长的一种植物和红萝卜一样,名叫锁阳,可以食用,便命令将士挖出来充饥,这里遍地都有锁阳,将士们挖吃锁阳一直坚持到程咬金救兵到来。以后为纪念锁阳解救全军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
锁阳城的具体筑城年代从现有资料无从考证,但从城中发掘出的开元通宝等唐代器物和城外白塔下挖出的唐碑断定,城的始筑年代当不晚于盛唐。据文物部门考证,锁阳城就是唐代瓜州的治所晋昌县城。锁阳城遗址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遗迹,陶片、铜币随处可见。锁阳城周围汉唐时期的古渠道分南、北、中三条主渠,东西贯通,南北相连,总长度达百余公里,其间,支渠、毛渠、斗渠及古农垦区大片弃耕地交错相连,如今仍依稀可辨。
锁阳城具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锁阳城周边分布的古墓葬东西绵延数十公里,现已查明的汉、唐、魏、晋时期古墓葬约四千余座,是河西地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古墓区之一,且还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勘探发掘。仅从1992年被盗掘后的锁阳城唐墓出土的三彩马、驼、俑、镇墓兽及墓室画像砖、地砖等判断,其制作工艺精美绝伦,属河西地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