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旅游注意事项
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
最佳旅游时间: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这时的草原景致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举行,届时,逛古召,登古塔,观赛马,骑马驰骋草原,其乐无比。
衣着:大草原早晚温差大。穿三件衣服就足够了(内衣加毛衣加外套)。其实穿棉衣也不足为过,白天温度有点高,可以只穿两件(内衣加外套)。早晚会比较凉。不过出门在外,建议可以多带件衣服。以防万一.
购物:在呼和浩特如果你要买土特产品,可到街头集市贸易场所,相信是最佳选择,那里有当地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各色土特产品琳琅满目,价廉物美,无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买名特产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纪广场,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厦,或五塔东街的满都拉商贸大厦。
语言:主要已普通话为主,郊区较远的地方说方言,但是很好听懂。
特产:内蒙古地毯、发菜、蒙古族银器、马奶酒、奶酪、风干牛肉干
饮食:呼和浩特的饮食基本以北方饮食为主,饮食文化中吸收了蒙古族和回族的做法、吃法,多具民族特色,风味小吃也不少。极具代表性的是蒙餐,如格日勒阿妈蒙餐厅。内蒙古的焖面和烧麦也非常有特色。市区内餐饮场所众多,可以吃到南北各地不同的美味佳肴。回民小吃在市内也很流行,伊斯兰风情街路东有一条回民小吃街,里面有烤羊肉串、烧麦、羊杂碎等等,绝对让你一饱口福,流连忘返。附中东巷也集中了不少美食。
其他:
1、内蒙古位于内陆地区,气候比较干燥,阳光在6-9月直射较强。故可带些防晒霜、润唇膏、护肤品、太阳镜等,多饮水。
2、携带衣物以轻便为宜。内蒙早晚温差很大,特别是草原的晚间天气较凉,需准备长袖外套或者羊毛衫。
3、为防止水土不服,建议准备小药箱:晕车药、抗菌素类、肠胃消炎片等。
4、美食虽然好吃,但应时刻保持清醒,有的餐厅烤全羊开价千元。如果吃完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吃前切记询问好价格。
5、如果你对内蒙古民间工艺品感兴趣的话,不妨到锡林北路的内蒙古文物总店去逛逛,没准会有点儿意外的收获。
风俗禁忌:
1、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忌蹬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
4、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5、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 上一条:红色旅游发展 个别景区不尊重历史
- 下一条:长江三峡旅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