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小资情怀来这里吃美食--厦门

来源:西北旅游网 发布:2014年03月22日 作者:胖胖 人气:1686

    厦门适合无主题的城市徒步,路旁群魔乱舞的电线大概是想梳理一座城的乐谱,用一种小资的情怀来邂逅一只猫狗。你不得不相信,厦门是绝对的美食天堂。。厦门的小店,那么文艺,带着张扬的标签,每一眼都是一场盛宴;厦门有好吃的沙茶面、土笋冻,在别的地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厦门的海鲜大排档,用酱油水烹制而出,太过鲜美;临海的厦门,其海鲜自不必言;名菜姜母鸭则是在煲汤时加入了十几味中药,是营养美味的汤菜上品。而各路小吃,土笋冻、沙茶面、花生汤、虾面等无不勾起吃货们肚里的馋虫。
厦门姜母鸭


厦门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厦门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叶氏麻糍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流动滩头,生意却一点都不差。老板当场制作,动作相当娴熟——先把糯米团用刀破开,拉成口袋状,然后包入大量花生、芝麻、砂糖,最后捏成一个球。吃起来糯糯的,不粘牙,各种香味充满口腔每咬一口,劲道的糯米皮混合着花生、芝麻的香味,就涌入口中,甜而不腻,唇齿留香。价钱也超级实惠,1 元1 个,可以说是厦门最便宜的小吃。
浮屿大同鸭肉粥


据说是最正宗的鸭肉粥,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粥底不是很厚,米粒分明,鸭肉滑滑嫩嫩的,一口下去有粥有肉,相当鲜美。还有鸭肉、鸭肠、鸭心等十几种可选,最经济美味的当属油条,脆脆香香的,在粥里浸一下,吸收了原本就味道十足的汁水,味道超赞。
黄则和花生汤


位于厦门中山路22~24号,营业面积170多平方米,职工人数33人。创始人为黄则和,泉州籍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来厦门,常在鹭江道、中山路口一带挑担摆摊向码头工人、过往旅客等售卖花生汤。因其制作的花生汤烂而不糊,甜而不腻,质量保证,黄则和花生汤因此传名。花生汤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煮法却考究。奶白微红的浆汁散发着浓郁的花生香气,花生粒个个饱满完整的飘于汤上,入口却融化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软糯香醇的余味,那香甜入心的感觉,正是甜品的至高境界。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土笋冻


厦门特色美食,是一种生活在沙里的虫子熬制而成,因其富含胶质,盛出来自然冷却,就凝固成一碗土笋冻。配以上好佐料,色香味俱佳。不过MM们看到其原来模样千万要镇定。西门家的据说最地道,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吃时配上酸萝卜,浇上芥末酱和醋,很是可口。章鱼也是生的,很新鲜,很大只,吃起来特别的嫩和Q,配芥末和甜辣酱味道非常棒。他家的土笋汤是别有一番风味。
南普陀素菜


南普陀素菜,已有百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素宴"。 选料、命名、烹饪都博采众长,色、香、味、形、神、皿、质、养、声、境和谐统一,加上清静优雅的独特环境,已形成诗情、景意、禅味、时尚的健康、科学的素食文化。南普陀素菜出名菜肴40多种,主要原料是米面、豆制品、蔬菜、蘑菇、木耳等。厦门南普陀素菜讲究造型、色泽和味道,大都以形态命名,不但色、香、味、形俱佳,而且每道素菜均有其各自不同之独特口味。菜名也颇高雅,如“半月沉江”、“南海金莲”等等。
沙茶面


厦门是个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印尼,也有来自马来西亚一说。沙茶原本应读作“沙嗲”,到了饮茶成风的厦门人嘴里,便顺口叫做“沙茶”,这“茶”是厦门方言的“茶”,与普通话的“嗲”谐音,随着沙茶名声的远扬,沙茶便成了眼下普通话读音的“沙茶”了。其妙处在汤头。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选用上等的虾头,经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再磨细,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五香条


五香条,是具有代表性的闽南美味小吃之一,它从具有传统特色的小吃名点,逐渐演变为精制、高档的菜肴跃上正规宴席,登上大雅之堂,是闽南地方,婚宴、喜宴、过节餐桌上必上的一道菜。其中以石码五香为最佳口味。它是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卷状,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白酌章鱼

鱼的吃法很多,但白灼章鱼的做法却是厦门独有的。白灼章鱼讲究是品尝原味,只有白灼的做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章鱼的原味甜鲜,也才是正宗的厦门海鲜做法之一。白灼章鱼口感鲜嫩爽脆,搭配清脆的黄瓜、酸甜的腌萝卜、香甜的芫荽,一起品尝爽滑清甜鲜脆无比。

文章来源于:西北旅游网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谢谢! 原文出处链接:http://www.xblyw.com/news/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