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赏樱花吃美食
提到武汉美食,大家就会想到热干面和鸭脖。其实武汉的清蒸武昌鱼也是一道名声在外的美食。在动画片《麦兜响当当》里,麦太带着麦兜到武汉就曾提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最让武汉人得意的其实是早餐,武汉人称为"过早”,就像我们说的过年,“过”字体现了早餐在武汉人心中的地位。“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这就是武汉人一天的美食生活。
让我们从一天的清晨开始跟着“胖胖”过早户部巷吧!
户部巷
户部巷,“汉味小吃第一巷”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汉味早点第一巷”。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这里的早点够老,够味道。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地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
吉庆街
吉庆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武汉人素有这样说法:“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这里没有安静的茶庄,没有高档的餐厅,但是你一不留神就可以从客人里找出大学教授、作家或社会学家什么的。吉庆街的客人们形形色色,不光是文艺界,还有体育界、政界;不光是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不光是为吃而来,更多的是想感受这里自由的氛围,体味这里的汉味风情。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市颇具特色汉族小吃。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原本是武汉的地方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欢迎。
热干面它与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对武汉人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
鸭脖
武汉的鸭脖又分“精武鸭脖”和“周黑鸭”两种。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制成,具有四川麻辣风格,香味扑鼻,口感刺激。周黑鸭则以皮黑肉嫩入口微甜辣爽的独特口味赢得了广大吃货的认同。而且具有香、辣、麻、酥、嫩的特点,让人欲罢不能,急于品尝。
豆皮
豆皮是一种湖北武汉的著名民间小吃,三鲜豆皮多做为早餐,一般在街头巷尾各早餐摊位供应。“皮薄、浆清、火功正”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加上鲜肉、鲜蛋、鲜虾馅料等使得豆皮香酥嫩脆。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厅或老字号饭店也有提供。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制作的豆皮在武汉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欢喜坨
中国名点之一,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麻圆",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除了早点摊有卖,各大酒店同样有售。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金灿灿的,咬一口后糖汁四溢。由于是糯米食,最好趁热吃。很多老武汉对它都有难以割舍的情怀。
面窝
面窝,是武汉小吃之一,也是武汉特有的。很可爱的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在武汉面窝一般都只在吃早饭的时候有卖,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也只有在像户部巷这样的地方才能吃到。
烧梅
武汉名小吃,烧梅也就是北方的烧麦。武汉的烧梅与北方的烧麦馅料上没多大区别,不同的是武汉的烧梅很有特色,讲究重油里面放肉丁香菇和笋,还有一绝美调料“黑胡椒”。非常薄的面皮里面裹着糯米、香菇碎丁、肉末等,封口的时候捏出一个形状,蒸熟后外形精致如花瓣,内容物隐约可见,如同武汉市的市花梅花。由于黑胡椒放的多有点辣,但是绝对香、滑。所不同的是,考虑到天气炎热,太过于油腻容易伤脾胃,就没有放太多的肥肉而已。但味道绝对是正宗的、黑胡椒味儿浓的武汉烧梅。
糊米酒
武汉的特色小吃。有米酒,还有小小的汤圆,酸酸甜甜的,粘粘的。是湖北最平民的街头甜品了。低廉的价格,和甜蜜浓稠的口感赢得了所有人的热爱。
文章来源于:西北旅游网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谢谢! 原文出处链接:http://www.xblyw.com/news/11043/
- 上一条:上海旅游注意事项
- 下一条:兰州水车博览园因排污臭气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