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带你领略舌尖上的台湾
台湾美食以福建闽南美食文化为主,但又结合了内陆各地的美食特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台湾美食。汤类菜肴向来是台湾式宴席的主角之一。“清、鲜、醇、淡”是台湾菜的特点,不论炒、炖或水煮,都趋于清淡,并且偏爱沾料调味。而且台湾因为四面环海,海资源比较丰富,又曾经在日占据时期受到日本菜的影响,所以肥美鲜满的虾、蟹、鱼等海鲜,也成为了台湾美食的招牌之一。
比较知名的台湾美食小吃有基隆庙口的天妇罗、嘉义的鸡肉饭、台北的蚵仔煎、士林的大饼包小饼、台南的担仔面等。接下来就跟着“胖胖”的步伐去品尝地道的台湾美食吧!
基隆庙口夜市-天妇罗
天妇罗它不是某个具体菜肴的名称,而是对油炸食品的总称,具体的种类则有蔬菜天妇罗、海鲜天妇罗、什锦天妇罗等。是一种日本食物,意指“炸的东西”,其实就是甜不辣,也是基隆庙口最负盛名的小吃之一。甜不辣指的的鱼糊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尺寸,长时间油炸后,在肉汤中煮熟。食用前,将鱼糊块从肉汤中捞出,闷在褐色的酱汁中。它是台湾人所深爱的一种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而且百嚼不厌的美味。甜不辣基于日式杂烩,口感更加甜香,并配有更硬的鱼豆腐和独特的酱汁。
推荐庙口天妇罗坐标:共有两家,一间在仁三路中段,另一间是在夜市口附近。
嘉义鸡肉饭
嘉义鸡肉饭,台湾嘉义市的知名小吃之一。鸡肉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但作为主食或宵夜,许多人更以此为早餐。传统的料理法为在白饭上扑上火鸡肉,再淋上鸡油而成,但不同的店家做法会略有不同。鸡肉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卖鸡肉饭在台湾各县市都可以看到,但大多会打出“嘉义”的名号。
推荐嘉义鸡肉饭坐标:<车头火鸡肉饭>车头是指嘉义火车站,台湾火车站闽南话的说法还有<喷水火鸡肉饭>喷水鸡肉饭是嘉义市早期市集“第一商场”的元老店家,因为其本店位在嘉义市喷水池圆环旁,因此命名为喷水鸡肉饭。
台北的蚵仔煎
蚵仔为闽南语,其实就是牡蛎。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哦,这是一种展示台湾精华的小吃,它一部分来自土壤,一部分来自海洋。加入番薯粉可以增加其胶粘的口感,成为台湾食物口感的代表。因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如今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每到一地都可寻到蚵仔煎的芳影。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的太白粉浆后,再搭配几片青菜和一个土鸡蛋,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在扑面四溢的香气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难怪它会在每月《环球视野》1000种食物中被评为能代表台湾岛的最佳食物。
推荐蚵仔煎坐标:士林夜市的“大头龙”店,曾出现在台剧《转角遇到爱》中。通常蚵仔煎的价格在30-50元新台币。
大饼包小饼
大饼包小饼为一种台湾台北市北区士林夜市五大招牌小吃之一,自1980年代流传至今,原来是一张白色面饼中包着一块敲碎了的脆脆的酥饼,一般分有甜咸等不同口味,如今更是发展到什么花生、椰丝、香芋、咖喱、麻辣等各种滋味。据说最早是相邻两家店,一卖大饼一卖小饼,生意普通,有天,两家店老板灵机一动,把大饼拿来包小饼,竟大受欢迎,从此诞生了大饼包小饼。
推荐大饼包小饼坐标:士林夜市B1-长林记大饼包小饼。林家以手工揉捏、不放发粉,材料实在的大饼包小饼,令人一吃就上瘾,吃过还想再吃,“胖胖”建议你想品尝地道的大饼包小饼找士林夜市长林记家准没错!
台南担仔面
担仔面是一种发源于台南地区的小吃,其全名也可称为「度小月担仔面」。其发源可能为清朝时期,由于台南临海,许多人家以捕鱼为业,但是台南七、八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加交导致不易出海捕鱼,生计顿时困难,故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因此有些渔家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就改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而后渐渐产生「度小月担仔面」这道美食。
担仔面在台湾已有百年历史渊源,其不但有鲜美甘甜的甜虾汤头,而且还加上香醇不腻、长时间熬煮的肉燥,在台湾非常的受欢迎。
推荐台南担仔面坐标:赤崁楼旁,右手边即可看到度小月担仔面
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19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小吃,炭火烧烤的大肠外皮微酥,内馅米粒饱满,夹上风味绝佳的香肠,铺上酸菜、小黄瓜、姜片与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满嘴的美味。
推荐大肠包小肠坐标:东海大学西门町的官之霖大肠包小肠,是东海夜市里你不容错过的小吃哦。
- 上一条:洛阳季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下一条:中国的穆斯林—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