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食 来一口就让你停不下来
白切鸡
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著名的泮溪酒家白切鸡,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湛江白切鸡更是驰名粤港澳。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白切鸡是两广非常出名的家常菜,除广东外,在广西全境各地都非常流行,更是农村红白喜事中不可少的菜。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200余款之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正是白切鸡,原质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
虾饺
虾饺是广东汉族著名小吃,属粤菜系。以一层澄面皮包着一至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现在流行的是独虾虾饺。优质美味的虾饺一定要皮薄而软,如果饺皮是半透明则更佳;虾要爽口弹牙,饺内有少量汁液,全只饺要够热则为最佳。虾饺是吃早茶必点的一道菜。上乘的虾饺,皮白如冰,薄如纸,半透明,肉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
烧味
广州人特别喜欢吃烧味,一般的快餐就会有各式的烧味可以选择。其中明炉的做法最为正宗,酱汁略带甜味香嫩可口。叉烧是中国广东烧味的一种,将猪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烧熟而成,故名。烧烤叉烧时会在表面涂上红色的叉烧酱,故叉烧是红色的。叉烧酱的其他主要材料尚有生抽、蒜蓉、麦芽糖、南乳、五香粉、酒等。好的叉烧应该肉质软嫩多汁、色泽鲜明、香味四溢。叉烧通常选用脢头(猪肩)肉制作,当中又以肥、瘦肉均衡为上佳,称之为“半肥瘦”。以叉烧做的其他菜色包括有:叉烧饭、叉烧包、叉烧酥等等。
双皮奶
双皮奶,广东汉族特色小吃。顾名思义,含双皮之奶也。据说当年广东省顺德市一位叫何十三的农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不久有个识货的老朋友买去了配方,开了间食档,这顺德双皮奶便吃成了传统,而双皮奶也便由清末流传至今。正宗双皮奶的做法非常地考究,一步都不能马虎。将清晨新挤的水牛奶煮热,但不能开,否则会破坏奶质结构,致使不易结皮,蛋白,搅拌均匀,把拌好的牛奶缓缓倒回原来的碗中,使原来的奶皮浮起,放到火上去蒸,不久又可以结出一层皮来;一碗馋刹眼球的双皮奶就做成了。要吃双皮奶,其实最要紧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层滑爽厚道。
艇仔粥
广州人爱喝粥,艇仔粥算是最经典的粥品了。相传正宗的艇仔粥应该是在漂浮于河上的艇仔上制作的,甚至必须在艇仔里面吃。艇仔粥因此得名。艇仔粥以新鲜的小虾、鱼片、葱花、蛋丝、海蛰、花生仁、浮皮、油条屑为原料,煮粥的手法也依照滚粥冲烫粥料的手法,立即冲滚、稍后品尝。其特点是粥底绵烂,粥味鲜甜粥。旧时广州西郊,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都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现在无论在街头食肆酒楼,或高级宾馆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肠粉
肠粉起源于广东的汉族特色小吃,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广东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
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而著称。肠粉品尝起来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肠粉价廉、味美,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
龟苓膏
广州人怕上火,因此最爱吃龟苓膏。广州人自制的龟苓膏呈棕褐色,为胶状,容器是什么形状它便是什么形状,一小钵一小钵,加蜜后显得晶莹,入口甜,回味苦。据说越苦越好,可以清热败火,多吃为宜。正统龟苓膏是以受保护动物金钱龟、土茯苓、甘草等中药材制成凝固的膏状,相传是由清朝时太医严绮文流传出民间的宫廷秘方,据称有清热解毒等功效。龟苓膏一般是黑色的膏状,似凉粉,不过有较浓的中药甘味道,吃时可以加入少许蜜糖。在夏天,龟苓膏冷吃会更美味。
- 上一条:天堂美食-巴厘岛
- 下一条:社区建观光特色街区 沈阳东中街蜡像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