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开放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14年02月13日 作者: 人气:1100

    1月25日,展示面积1.4万平方米的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向公众试开放。以“家园”为主题的三个展区,为观众讲述地球家园生命的传奇。该馆是中国首个主题单元化、全景式展示的集自然探索、科学体验、科学教育为一身的自然史博物馆。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地质、岩矿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馆藏生物标本约40万件,其中一级、二级珍品1282件,模式标本1452件。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新馆坐落在文化中心,由原先的天津博物馆改造而成,昨天是新馆开放的第一天,很多市民都是早早赶到了门口领票等待进场。上午9:00新馆准时开放,第一位走进来的是一名来自河北区的男子,昨天是他的公休日,凌晨5:00就起床准备了,在7:00的时候就守候在自然博物馆的门口,就想看看新自然博物馆如今变成了什么样。随后进来的是很多特意赶来的老年人,他们都是要赶在上午9:15开始的第一场免费讲解前进场参观的。

  为了保证参观安全,进出场的人数都会通过电子计数器进行统计,然后显示在博物馆入口的大屏幕上。屏幕上显示的进场人数会随着参观者通过安全门后而增加,而每个从出口走出的参观者也会显示出来,此外场内同时参观的人数也会即时显示。

  馆内同时参观人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0:30,为2000人。此后随着进出场人数的不断更替,同时在场人数始终没超过这个数。到昨天的15:30停止领票后,统计数字显示昨天一天到天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人数为7000多人。

  跟老馆相比,新馆内的恐龙化石吸引了很多人,特别是此次还设置了可触摸的展品,一根已经成为化石的恐龙大腿骨,很多人都是特意去摸一摸这个几亿年前的大家伙,并跟它比一比身高。而曾经跟无数天津人见过面的一名友谊使者――大象米杜拉,这次也以标本的形式,再次跟天津人见面。米杜拉在天津的“人气”很高,1972年斯里兰卡总理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时,她以斯里兰卡儿童的名义,向中国儿童赠送了这头名为米杜拉的小象。米杜拉在斯里兰卡的僧加罗文中的意思是朋友,小象先是被安置在北京动物园,1979年到了天津动物园,一直到2008年病逝。随后米杜拉被送往天津自然博物馆,制作成了标本,此次米杜拉的出现,让很多老天津人不住地围着它照相留念。